实验2 · 配置静态路由

7/3/2020 Computer NetworkPacket Tracer Experiment

本文章用于记录本人的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目的:利用给不同的路由器手动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两个子网内的PC能够互通

# 实验预览 · 网络拓扑结构

structure

拓扑结构

首先在PT中搭建好以上拓扑结构 我们可以在做实验前先准备好两个路由器及四台PC机的ip地址,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填写标签方便接下来的实验进行。下面是我自己所使用的ip地址:

设备名/路由器接口名 IP地址
R0的g0/0/0 192.168.10.10
R0的g0/0/1 192.168.1.1
R1的g0/0/0 192.168.10.11
R0的g0/0/1 192.168.2.1
PC0 192.168.1.10
PC1 192.168.1.11
PC2 192.168.2.10
PC3 192.168.2.11

# 步骤1 · 配置路由器R0

  1. 首先是打开R0的命令行,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enable configure terminal

  2. 然后配置路由器的默认网关接口,给它配置一个ip地址(一般来说,默认网关的ip地址是网络号 + 第一位或最后一位主机号,即1和254)

如图,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接口的名字,比如这里的接口名是g0/0/1

如图,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接口的名字,比如这里的接口名是g0/0/1

那么我们开始通过接口名来配置ip地址

```
	//接口名是g0/0/1
	interface g0/0/1
	ip address 192.168.1.1(默认网关的ip地址) 255.255.255.0(子网掩码)
	no shutdown
```	
  1. 再配置路由器连接外网的接口的ip地址(图示对应为g0/0/0)

    	//接口名为g0/0/0
    	interface g0/0/0
    	ip address 192.168.10.10 255.255.255.0
    	no shutdown
    
  2. 手动配置一条静态路由条目,目标地址为R1的内网网络号

    	//这条命令的意思是,手动为路由器的路由表添加一条条目,使得当前路由器能够获取公网内某一个路由器下的局域网的路由信息
    	ip route 192.168.2.0(对方内网的网络号) 255.255.255.0(子网掩码) 192.168.10.11(对方公网的接口ip地址)
    

# 步骤2 · 配置路由器R1

与步骤1大同小异

  1. 首先是打开R1的命令行,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enable configure terminal

  2. 然后配置路由器的默认网关接口,给它配置一个ip地址(方法与步骤1中相同,不过要记得检查有无输错接口名)

    	//接口名是g0/0/1
    	interface g0/0/1
    	ip address 192.168.2.1(默认网关的ip地址) 255.255.255.0(子网掩码)
    	no shutdown
    
  3. 再配置路由器连接外网的接口的ip地址(图示对应为g0/0/0)

    	//接口名为g0/0/0
    	interface g0/0/0
    	ip address 192.168.10.11 255.255.255.0
    	no shutdown
    
  4. 手动配置一条静态路由条目,目标地址为R0的内网网络号

    	//这条命令的意思是,手动为路由器的路由表添加一条条目,使得当前路由器能够获取公网内某一个路由器下的局域网的路由信息
    	ip route 192.168.1.0(对方内网的网络号) 255.255.255.0(子网掩码) 192.168.10.10(对方公网的接口ip地址)
    

# 步骤3 · 检查静态路由有无配置完成

在R0和R1的特权模式下分别输入指令: show ip route

通过下图的路由器CLI中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 "S"即为静态路由的意思:

R0

R0

R1

R1

由图中的"192.168.2.0 via 192.168.10.11"和"192.168.1.0 via 192.168.10.10"可以知道,我们为路由器的路由转发表手动添加了一条条目,即R0是通过R1的对外接口获取R1的子网路由信息,R1也是通过R0的对外接口获取R0的子网信息

# 实验思考

配置静态路由虽然很简单,但有个弊端就是,在配置之前,我们必须知道对方内网的网络号,但在实际中,我们是很难知道对方内网的网络号的,所以在现实中我们常用路由选择协议代替配置静态路由。